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1中心基本情况

机械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主要包含基础综合实验、专业实验及创新实验等3个平台。实验室使用面积11500 m2,实验设备2170台(套),设备总值超过7100万元。面向机械、动力能源类5个专业,覆盖电气自动化、材料、化工等38个专业。日常开设49门实验课程,年均接纳实验学生6600人。

中心依托1个国家特色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个江苏省A类品牌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3个省级重点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现代装备制造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优化整合国家特色专业、省重点建设专业、省重点学科、省优势特色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及社会优质实践教育资源,用于本科生专业实验教学、创新实验和毕业设计。

中心现有83人,拥有一支“教学与实践、工程与设计、科学与研究”的三师型高水平专职教师队伍及学科队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及各类专家教授9人。

图1-2中心人员职称分布与学位分布情况

2中心构成

中心结合学校“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的办学理念,从机械与动力类专业教学的特点出发,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面向“基础实验技能、专业实验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建立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三大平台。三大平台涵盖了63个实验室(图2-1),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从低到高、从基础到专业、从知识传授到综合能力培养,逐级提高的实验课程模块,最终形成了“实验课程、实践环节、科研训练、科技竞赛及科技创新”五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心主要构成如下:

图2-1中心的主要构成

3中心近年来建设成果

3-1教学成果

近几年中心人员在教学团队、教学课程与教材建设等诸多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如下表:

类别

项目名称

时间

等级

授予部门

教学

成果奖

基于“课程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对接的特色化工人才培养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14

二等奖

教育部

“基于协同育人、聚焦双核能力,培养特色机械工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13

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厅

“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13

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厅

“协同为纲-创新为目-模式为先-机制为要,培养工程应用型研究生”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13

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厅

基于“课程链”与“产业链”对接的特色化工人才培养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2011

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厅

课程与教材

“可靠性工程与风险分析”

省优秀课程

2012

优秀课程

江苏省教育厅

“过程设备设计”省精品课程

2010

精品课程

江苏省教育厅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现代装备制造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

2013

实践教育中心

江苏省教育厅

“机械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2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江苏省教育厅

教育

改革

项目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014

工程认证

教育部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

2010

特色专业

教育部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建设

2010

卓越计划

教育部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被遴选为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类

“核心专业”

2012

核心专业

江苏省教育厅

基于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

2012

研究生

培养

江苏省教育厅

“基于高压风机的高含盐废水MVR蒸发系统性能研究”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2013

创新计划

教育部

“Zr材焊接工艺技术开发”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2013

创新计划

教育部

“超高压微流量泵的三维参数化

设计”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

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2014

创新计划

江苏省教育厅

“一种高效新型螺杆泵研究”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

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2013

创新计划

江苏省教育厅

《发动机构造原理》多媒体教学课件

2013

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厅

大学生获奖

“卓然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

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

2014

一等奖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第七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

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2014

机械类

个人全能

一等奖

教育部高校工程图学教指委

第七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

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2014

机械类

个人全能

二等奖

教育部高校工程图学教指委

第七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

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机械类个人全能

2014

一等奖

教育部高校工程图学教指委

201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2013

二等奖

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一种高效紧凑的四合一油气回收装置”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2012

二等奖

教育部

“一种高效紧凑的四合一油气回收装置”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

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2012

二等奖

教育部

“粘弹性界面的损伤模式与损伤破坏准则”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2013

毕业设计二等奖

江苏省教育厅

“水杨酰胺生产中氨回收工艺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

2013

毕业设计优秀团队

江苏省教育厅

3-2科研成果

近5年来,中心专职教师获得国家发明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20余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到款经费超过2亿元,发表科研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代表性核心期刊论文约300篇;中心教师指导学生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

4中心的主要特色与示范作用

4-1中心主要特色

(1)“五位一体、能力贯穿”的实践教学体系

中心秉承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为学生提供融合个性化、信息化、综合性、探究性实验实践套餐为己任” 的“一个中心、两个导向、三个层次、四个融合”的实验教学理念。

中心构建了以工业装备设计原理为牵引,制造工艺与性能评价为基础,工程能力训练为重点,实验课程、实践环节、科研训练、科技竞赛、科技创新“五位一体、能力贯穿”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及工程技能等三个层次能力。注重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基本技能规范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基础、工程实践及创新创业实践综合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学科基础与学科前沿、经典实验与现代实验相结合,使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紧跟学科前沿与工业最新主流技术。

(2)依托科研优势,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通过“产、学、研”实践活动促进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水平,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实验。专业教师将科研新方法和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课堂,将相关科研内容融入实验教学内容,将自主研发的科学试验装置变为教学实验装置;引导本科生从低年级开始参加专业教师团队的科研和创新实践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团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实际工程项目,真正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素质。

中心将国家级、省级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9项,自主研发了17项教学仪器装备。其中薄膜蒸发器曾获国家石化局二等奖,是国内首套用于实验教学的装置(图4-1);在科技部攻关项目“JXTK-512型极坐标数控镗铣钻机床性能优化与编程软件”基础上,开发了机床PLC控制实验教学系统,产学研成果“极坐标数控高效铣、滚齿复合机床”2012年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图4-2)。

4-1薄膜蒸发器综合性能测试实验装置

4-2铣齿机床及PLC控制实验教学系统

4-2中心的示范作用

(1)中心的校内辐射作用

中心面向本校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建筑环境与设备、工业工程等38个专业的相关实验教学任务,本科生每年6600人。中心创建的仿真实验、开发实验、创新实验、必修实验和选修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实验课程,营造了有利于自主研究和个性化发展的多元化实验教学环境。从教学管理、考核管理、实验管理、仪器室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以人为本,制定了完备的规章制度,实现了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对校内其它学院的实验中心起到了辐射作用。

(2)实践教学体系的示范作用

中心深耕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类(过控、机械工程、车辆工程)重点专业”建设,核心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015年入选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工程一期项目(A类),“五位一体、能力贯穿”实践教学体系对相关专业的示范作用已经显现。

(3)自制实验装备的引领作用

中心自制的实验教学装置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已在全国高校推广应用。全国120多个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院校中有近60个单位使用我中心自制的实验教学装置,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福州大学、江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中心自制实验装备促进了实验装备水平的提高,引领全国高校同类专业。

(4)服务地方经济的表率作用

中心通过为在江苏省化工机械、新能源、冶金、环保、汽车、机械制造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为我省大机械行业领域的发展和技术支撑作用日渐凸现;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密切,中心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进行了技术培训,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中心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表率作用。













版权所有 机械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 联系电话:025-58139349 手机:13951036554 您是第位访客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