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报告> 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黄爱生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李健生教授应邀来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交流
阅读次数:发布时间:2021-06-07

524日下午,应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黄爱生教授和南京理工大学李健生教授来重点来访并进行学术交流,两位教授分别做了题为“金属有机框架膜的制备和结构调控”、“分离限域催化膜的设计及其对复合微污染物的增效去除”的学术报告。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领域的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金万勤教授主持。

黄爱生教授针对传统分子筛膜面临的合成问题,提出设计并制备新型金属有机框架(MOF)膜的研究策略,重点围绕高度取向的ZIF-95膜、MIL-60膜以及全贯通的ZIF-7@PI混合基质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李健生教授主要介绍了通过微滤/反渗透双膜法处理污染废水的相关工作,提出纳米粒子膜孔原位组装、选择性蚀刻及动力学生长控制等研究方法,为分离限域催化膜的开发与制备提供有效指导。

报告内容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参加报告会的老师和同学们也都相继与两位教授进行了学术交流互动。

华东师范大学黄爱生教授做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李健生教授做报告

黄爱生教授个人简介:

黄爱生,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毕业先后在同济大学、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工作。2012年回国后作为“团队人才”加盟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任研究员和课题组长。2017年作为“紫江优秀青年学者”加入华东师范大学。近年来在JACSAngewandte等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90多篇,论文被引用3500多次。2012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宁波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3315计划”。2014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和浙江省“特聘专家”。长期主要从事新型分子筛和分子筛膜的设计、制备及其在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新型分子筛和分子筛膜的设计和制备、废水处理、清洁能源制备和分离、CO2催化转化和利用等。

李健生教授个人简介:

李健生,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型膜材料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从事面向污染控制的分离、吸附、催化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Chem, Adv Fun Mater, Environ Sci Technol, Water Res, J Membrane 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9篇,其中一区论文73篇,1篇入选201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先后有3篇入选ESI热点论文,10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0篇内封面()论文。Web of Science引用7400余次,H因子47。授权美国专利1件,国家发明专利12件。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获工业和信息化部首届工新创新奖学金特等奖1项、高廷耀环保科技发展基金会“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奖学金”2(2017/2019)、“南京大学全兴环境基金优秀学子奖”1(2019)、奥加诺(水质与水环境)奖学金1(2020)、唐孝炎环境科学创新奖1(2021)。指导博士研究生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2020)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