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报告> 正文
麻省理工学院Jongyoon Han教授和温州大学李子瑞教授访问重点实验室
阅读次数:发布时间:2017-08-22

2017816日,受重点实验室陆小华教授邀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ongyoon Han教授和温州大学李子瑞教授访问了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金万勤教授参加了报告会。

Han教授做了题为“Engineering ElectricalDesalinationfor Brine Treament”的报告。Han教授介绍了膜过滤、电渗析和反渗透等用于海水淡化的方法。因高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较好,电脱盐法相对与其它方法有着更低的能耗,Han教授通过研究开发出了只含有阳离子膜的脱盐方法,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电渗析法具有更高的离子迁移率,同时还有易使胶体颗粒聚沉、膜内离子浓度梯度小、减少逆扩散等优点。Han教授还通过结合微流体实验与数值模拟,来优化电渗析的混合助剂的设计,以提高物质传递效率。

李子瑞教授做了题为“基于离子极化现象的带电粒子富集系统的仿真”的报告。李子瑞教授首先介绍了微纳流体的三个特性:双电层、选择性离子传输和离子浓差极化,还介绍了其一些应用,如脱盐、预富集等,同时指出这些应用中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对于研究来说非常关键,李子瑞教授提出通过模拟的方法,用简化的模型,得到关键的现象。李子瑞教授通过分子模拟的手段对基于离子极化现象的带电粒子富集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对脱盐等离子分离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报告后,陆小华教授和金万勤教授与Jongyoon Han教授、李子瑞教授就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Jongyoon Han教授做学术报告



李子瑞教授做报告


个人简介:

Jongyoon Han教授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韩国首尔大学物理系,博士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应用及工程物理学院,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生物工程系教授,同时也是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联盟的首席科学家之一。在MIT及新加坡各自拥有一个微纳流控技术实验室。Han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流体力学、微流控器件、生物传感及检测、细胞力学以及水处理等。Han教授近几年在微流控芯片技术方面共发表科技论文13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 1篇,Nature子刊10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4篇,Review of Modern Physics 1篇,以及JACSPNASLab on a Chip等顶级国际期刊论文,其中14SCI他引次数超过了100Han教授基于最新科研成果,开发出用于海水淡化、生物检测、细胞分离等的技术,获得28项美国或者世界专利,多次获得ABCBBC等国际媒体专题报道。

李子瑞教授,1991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 2009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6-2010年担任新加坡计算力学学会秘书长,回国前任麻省理工学院SMART中心(新加坡)博士后研究员。201112月起任温州大学全职特聘教授。现为温州大学特聘教授,温州市特聘专家,温州市580人才计划获得者,国际计算力学学会会员。1991年至今李子瑞教授一直在高校研究所从事计算力学、复杂系统仿真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力学、微流体力学、孔隙材料(膜)中质量传递与反应。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