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心理科普> 正文
不好意思,我的尴尬癌又犯了
  • 阅读次数:
  • 发布时间:2022-11-30

首先,让我们来设想几个场景。


场景一:


某人在讲台上正在慷慨激昂地进行着演讲,观众在台下认真地听着,结果你发现演讲者由于动作幅度过大,裤链不小心崩开了。


场景二:


你跟几个不太熟的同学一块在你家看电影,气氛非常和谐安静,但是由于同学午饭吃太多,肚子不舒服,控制不住非常不雅地放了个屁。


场景三:


你在路上碰到朋友在跑步,跑着跑着他的鞋一不小心掉了,飞了出去,你帮他去捡鞋,走到他面前的时候你发现他的袜子破了个洞而且还脚臭。


当出现以上类似情景,你会是什么反应呢?



那些难堪窘迫不好意思的情绪我们总结为:尴尬


通常情况下,当事人产生尴尬心理反应比较容易理解,在心理学方面基本的共识是尴尬心理反应(feeling of embarrassment)是因为人们觉得自己的言行违背了别人眼中的标准因而担心别人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


在以上几种场景中,当众放屁裤链崩开脚臭等都很容易让人产生负面印象,当事人会有一定的尴尬心理反应,是因为害怕人们认为他粗鄙不修边幅,对他们的评价走向负面化。


究其根本,产生尴尬心理的的原因是我们自己的自尊心(self-esteem),而自尊的建立来自于别人的反馈和肯定。


因此当我们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如果有别人在场,我们就会担心别人会不会因为我们刚才的言行而对我们的人品能力产生负面评价,进而影响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试想一下你一个人在家,不论你是放屁抠脚还是在厕所吃东西,都没有人知道。没有人对你的行为进行评判,你是不是就不会产生心理压力,自然也不会产生尴尬心理反应。



为什么没有经历窘迫事件我们仍然会觉得尴尬?


这里,我们就要提到一个专业名词:共情能力。


共情(empathy)能力或译作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在共情他人时,我们会经历两个层面的变化,一层是分辨他人情绪,一层是感受他人情绪。


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会迅速自动地将自己带入到那个正在经历窘迫事件的角色中,想象他们的反应,感知他们的情绪变化。但是感知尴尬心理反应,只是共情中的一小部分。


好比你看到同事围着上司阿谀奉承疯狂拍马屁,你就会下意识捂脸,心想他到底得多没节操才能说出这样一段违心的话。


你看到电视上在播男女主角深情告白的桥段,就会立马快进,觉得他们说出这么肉麻的情话,身上得起多少鸡皮疙瘩。



尴尬癌经常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社交生活


很多共情能力强的人大多幼年时期生活环境不稳定,内心较为敏感,易焦虑。因为渴望与他人建立稳定联系而去刻意揣测他人情感变化,久而久之经验积累,共情能力也就越强。


但很多时候普通人没办法真正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也没办法掌握好对待他人情感变化的方法,容易陷入一昧包容忍让却失去自我的困境。


有的人经常觉得尴尬,路上碰到熟人打招呼觉得尴尬,听自己的唱歌录音觉得尴尬,就连自己一个人走路都会觉得尴尬。


所以,当网上有人疯狂地刷“好尴尬啊”“尴尬癌都犯了”等类似的话,并不是这件事真的有多窘迫多难为情,根本原因还是自身自信心脆弱,自尊心过强。


很多时候你认为尴尬的事情,当事人并不会在意,也没想过负面评价的问题,甚至有些自信心超强的人可以将这件事拿出来自黑自嘲。只有时刻担心个人形象和他人评价的人,才会经常感到尴尬手足无措。



派大心前两天在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尴尬癌”这个词近几年使用频率如此之高?难道大家现在都如此不自信吗?


后来有人告诉我说是因为现在大家都懒得敷衍了,因为真的觉得难为情,不愿意掩盖自身真正的情绪变化去盲目附和,想要清晰直接地表达情感诉求。


然后我突然想起国庆出游时与三位日本阿姨的交流,有位阿姨告诉我,她觉得现在中日年轻人的差别之一在于情感的表露。


日本的年轻人习惯隐忍不发,情绪不外露,看不出情感变化。而中国的年轻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十分注重个体心理差异的体验,喜恶分明。


每当有不同的有关心理的网络词汇出现,意味着社会对心理学的进一步关注,尴尬癌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派大心希望,大家对于这些词汇,都不局限于使用这一方面,而是去多多了解,更加地认识提高自己。


以后不要再尴尬了,社交的时候记得自信一点,大不了当别人是萝卜头。爱你们哟,笔芯大家!


南工心理公众号(2017年10月18日)

作者:陈凌逸;审核:邢海东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