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科学研究>> 正文

国产运动品牌回暖 市场潜力大

[发表时间]:2015-08-25[浏览次数]:


近期,安踏、李宁、匹克等国内知名体育用品品牌相继发布2015年上半年财报,均显示回暖迹象。这预示着国产运动品牌开始走出了寒冬。

国产运动品牌业绩集体上扬

  2011年李宁公司利润大幅下滑65%,此后三年连续亏损,一度陷入亏损泥淖不能自拔。但其201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当期收入同比增加16%至36.41亿元。在去年同期亏损了5.86亿元后,今年上半年亏损大幅减少94.98%至2940.7万元。李宁公司表示,下半年将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加大运营成本控制力度,并加强现金流管理能力,力争实现本年度全年业绩重回盈利轨道。

  安踏在几个国产运动品牌中,表现最抢眼,业绩稳居国内运动品牌第一,上半年净利润、营业收入分别达到9.65亿元和51.1亿元,同比增长20.2%和24%。

  其他几个品牌业绩也相当“喜人”。上半年,匹克体育实现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45.39%。361度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2.36%。特步国际上半年纯利3.435亿元,同比升20.86%。

电商、研发成国产品牌自救路线

  在经历了三年左右的寒冬,国产运动品牌终于回暖。究其原因,除了市场环境的改善,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回升,各大品牌的自救措施也非常关键。其中,布局电商、加强科技研发成为最主要的手段。

  李宁在公司成立25周年之际重启“一切皆有可能”的口号,为创新变革埋下伏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电商业务收入占李宁品牌产品、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李宁进行了运动生活体验的尝试,与京东、天猫等携手打造O2O模式,并推动自身电商及实体店的进一步融合。同时,也更注重为消费者提供互动体验。

  安踏在2015年年中报上提到,创新是其重要的成功因素之一。安踏研发呼吸网科技,推出散热和透气性能佳的呼吸网跑鞋,还推出专为长跑人士设计的顶级跑鞋,产品差异化策略使得业绩稳居第一。

  361度在今年上半年业绩报告表示,虽然竞争很激烈,但对前景还是很乐观,并指出“拓展电商渠道是361度今后获利的重要策略”。匹克CEO许志华认为,随着全民健身时代的来临,运动品牌单靠拼价格将难以为继,产品应该在功能、科技、材料、工艺等方面增加更多的附加值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全民运动+政策红利”释放市场潜力

  据业内人士分析,国内体育品牌经历2012-2013年的下滑,以及2014年的筑底回升之后,进入2015年复苏的态势愈发明显,渐渐从库存去化的泥沼中走出来,行业进一步回暖。

  2013年,我国体育产业占GDP比重仅为0.56%,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4、发达国家的1/5甚至1/6,体育产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公众对体育运动参与热度的上升,以及政策方面的利好,将加速我国体育用品市场潜力的释放。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