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为我校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作专题培训

6月8日晚,《凤凰周刊》编委、记者部主任邓飞应邀来校讲学,为我校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作专题培训,题为“在互联网背景下公民参与公益的途径”报告会在浦江报告厅举行,校团委文体宣传部部长吴杰主持报告会。

邓飞是我国知名调查记者,从业十年写下一百多篇调查报告。他是公益达人,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先后发起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等公益活动,以自己的力量力求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转型,并联合政府、企业持续有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报告会正式开始,邓飞没有选择按照惯例站在演讲台前发言,而是走下台站在听众之中娓娓讲述这些年来令自己受益的互联网工具以及和它们的故事。首先他简单地介绍了自己,幽默地表示大家可以叫他“飞哥”,称自己是调查记者,专门研究别人是怎么“失败”的。这些都迅速激起了在座同学的兴趣,奠定了整场讲座融洽的气氛。接着他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他的四个互联网工具:QQ群、博客、微博和微信。其间一一列举了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的公益活动,诸如“‘女厕’保卫战”、电影《亲爱的》的原型出处“南通拐卖链条”、“免费午餐”、“女童保护”等,也讲述了自己或者记者朋友的亲身经历,更加凸显了互联网工具在公益事业中的突出贡献。邓飞还谈到春节期间组织3000多名志愿网友抢红包,所得款数全部用于“免费午餐”。 当前,“免费午餐”现已衍生出“让农产出村,让爸爸回家”子活动,旨在组织妈妈群体、大学生群体和公益组织销售贫困地区的无公害农产品,获得的收益使“免费午餐”活动得以更好地延续下去。报告会的最后,他总结了各种网络工具的作用,并提醒在座的同学们要认识到:青年学生既是时代的受益者,又是问题的制造者,既有权利,也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仅仅去旁观。

本次报告会的提问环节异常火热,其中有本校同学关于公益商业化的犀利问题,也有外校同学关于校园公益组织发展的咨询,邓飞走到他们身边,耐心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强调,公益可以改变一个人,而且做公益一定要快乐,要展现其中的美和善良。精彩的演讲赢得了在场同学的热烈掌声。

友情链接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