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师资力量

当前位置:师资力量正文
陈海军
更新:2019/11/08 点击:


陈海军,男,1979年2月生,江苏江都人,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国际期刊 Solar Energy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 Bioresource Technology 和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等杂志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4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共同主持)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和省部级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20多项。入选省第十二批“六大人才高峰”(C类资助)。申请发明专利20件(授权10余件),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10余篇。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4项,获得“工大集团”奖教金1项。主导参与将“多能互补供能系统”用于8.5万平米大型公建的空调、热水和电力联供。


工作经历
  • 2009- 新利18彩票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讲师、副教授、教授
  • 2018年8月- 2019年8月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访问学者
  • 2008-2009年 新利18彩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后


教育经历
  • 1997-2001年在新利18彩票 化学工程专业本科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 2001-2007年在新利18彩票 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习,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和系统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能源和环境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和多尺度能源系统工程等方向研究,致力于能源和环保成套化装备开发、示范及应用。

获奖情况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6),2013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三等奖(排名第4),2011
  • 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5),2018
  • 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5),2018

科研项目
(1) 高汇聚光-热协同甲烷重整体系构建及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为51676096,2017-2020年,本人承担任务:负责人)
(2) 低温热能高效制冷用新型分子筛研制、吸附机理及性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项目编号为50806032,2009-2011年,本人承担任务:负责人)
(3) 多种可再生能源耦合供能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编号为2014BAJ01B06,2014-2017年,本人承担任务:负责人之一)
(4) 废轮胎整胎气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C类),项目编号为ZBZZ-01,2015-2018年,本人承担任务:负责人)
(5) 多变热流边界环路热管两相流传热机理研究(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为17KJA470004,2017-2020年,本人承担任务:负责人)
(6) 激冷耦合吸收脱除焦油过程构建及吸收剂设计(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委托项目,项目编号为2017107222,2017-2018年,本人承担任务:负责人)
(7) 高湿污泥移动床高温催化裂解制高氢燃气技术与装备研制(江苏省工业支撑计划,项目编号为BE2013127,2013-2016年,本人承担任务:负责人之一)
(8) 绿色建筑中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应用示范工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编号为2017-S11-002,2017-2018年,本人承担任务:负责人)
(9) 促进多能互补集成应用的措施研究(国家能源局咨询课题,2018年,本人承担任务:主要参加)
(10) 太阳能高温热化学耦合相变反应器传热机理及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为51276086,2012-2016年,本人承担任务:主要参加)
(11) 直接再生吸附制冷循环用吸附材料研制及机理和性能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为20876086,2009-2011年,本人承担任务:主要参加)
(12) 基于太阳能 ·生物质能的热电冷联合供能系统(国家“863”计划,项目编号为2008AA05Z207,2008-2011年,本人承担任务:主要参加)
(13) 太阳能 ·生物质能空调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工程 (省政府节能专项,项目编号为苏财建2008284,2008-2011年,本人承担任务:主要参加)
(14) 重焦油自冷却耦合吸收脱除生物质燃气焦油过程研究 (江苏省高校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为11KJA480003,2011-2014年,本人承担任务:主要参加)
(15) 清洁能源装备工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南京市科技局,项目编号为200903045,2009-2012年,本人承担任务:主要参加)

代表性论文
(1) CHEN Hai-Jun, WU Juan, ZHU Yue-zhao*, et al. Simulated biomass tar removal mechanism and performance by a Quench Coupled with Absorption Techonlogy[J],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第146卷, 90-98页, 2016 ( IF:3.956 )
(2) CHEN Hai-Jun, CUI Qun*, WU Juan, et al.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SAPO-34 for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lications[J],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第52卷, 82-88页, 2014 ( IF:2.873 )
(3) CHEN Hai-Jun, YAO Xiao-li, Cui Qun*, et al. Selection and performance of adsorbents in an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regenerated with water directly[J], Adsorption, 第19卷, 997-1006页, 2013 ( IF:1.829 )
(4) CHEN Hai-Jun, CUI Qun*, LI Quan-guo, et al. Adsorption-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on SAPO-34 molecular sieve for cooling and air conditioning[J], 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053129, 第5期, 1-13页, 2013 ( IF:1.337 )
(5) CHEN Hai-jun, CUI Qun*, TANG Ying, et al. Attapulgite based LiCl composite adsorbents for cool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lications[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第28卷, 2187-2193页, 2008. ( IF:3.771 )
(6) 朱跃钊, 陈海军, 王啸远, 等. 可再生能源(第四版)(译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7) 陈泽清, 张孝松, 程瑞佳,崔群, 陈海军*,朱跃钊. 生物质燃气焦油激冷耦合吸附脱除过程特性[J]. 中国科学 : 技术科学, 第47卷,763-773页,2017.
(8) 王银峰, 陈海军 *, 张鑫, 等. 跟踪式CPC热管真空管集热器聚光及集热特性[J], 太阳能学报, 2015. (EI Accession number: 20152400928997)
(9) 吴娟, 陈海军 *, 朱跃钊, 等. 基于回收理念的 生物质燃气焦油脱除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第32卷, 第9期, 2099-2106页, 2013.
(10) WANG Yin-feng, LU Bei-bei, CHEN Hai-Jun,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horizontal two-phase loop thermosiphon suitable for solar parabolic trough receivers operating at 200-400 ℃[J]. Energy, 第132卷, 289-304页, 2017. (IF:4.520)

知识产权
(1) 朱跃钊, 陈海军, 吴娟, 廖传华. 生物质燃气耦合吸附深度脱除焦油的工艺及系统[P], 专利号: ZL201210037246.7, 2013-12-25.
(2) 朱跃钊, 陈海军, 吴娟, 廖传华. 生物质燃气冷却-吸收耦合深度脱除焦油的工艺及系统[P], 专利号: ZL201210037239.7, 2014-06-15。
(3) 朱跃钊, 马婷婷, 陈海军, 王银峰, 杨丽. 太阳能高温热化学耦合相变反应器[P], 专利号: ZL201210256968.1, 2014-04-09.
(4) 朱跃钊, 王银峰, 陈海军, 廖传华, 张鑫, 杨丽. 一种曲柄连杆跟踪式复合抛物面聚光器[P], 专利号: ZL201210229258.X, 2014-02-26.
(5) 朱跃钊, 马雷, 廖传华, 陈海军. 一种废轮胎气化装置和方法[P], 专利号: ZL201010149984.1, 2013-07-24.
(6) 崔群, 陈海军, 郑凯, 王海燕. 微正压运行的吸附制冷系统[P], 专利号: ZL200910264812.6, 2012-05-30.
(7) 崔群, 陈海军, 李全国, 姚虎卿. 双级吸附制冷循环系统[P], 专利号: ZL201210036935.6, 2014-07-16.
(8) 朱跃钊, 高豪杰, 陈海军, 廖传华, 付烽, 杜杨, 杨丽, 杨谋存.一种褐煤直接干燥和热解一体化工艺和系统[P], 专利号: ZL201310034572.7, 2014-07-02.
(9) 朱跃钊, 王银峰, 陈海军, 范红途, 钱裕, 朱震, 杨丽. 太阳能中高温环路热管蒸汽发生器[P]. 专利号: ZL201410535919.0,2016-04-13.
(10) 廖传华, 朱跃钊, 马雷, 陈海军. 一种城市生活垃圾的气化装置和方法[P]. 专利号: ZL201010574948.X, 2013-06-05.
(11) 朱跃钊, 丁杨惠勤, 廖传华, 陈海军. 生物质气化焦油处理系统和方法[P]. 专利号: ZL201110105926.3, 2013-06-05.
(12) 朱跃钊, 王银峰,许佳慧, 陈海军,钱裕, 杨丽. 一种中温直通式全玻璃真空集热管[P]. 专利号: ZL201410348597.9,2016-04-13.
(13) 朱跃钊, 吴昊, 陈海军. 一种废轮胎整胎气化装置及方法[P], 专利号: ZL 201510028994.2, 2017-07-28.
(14) 朱跃钊, 吴娟, 陈海军, 廖传华, 杨丽. 生物质燃气焦油多级深度脱除工艺[P], 申请号: 201310050680.3, 2013-03-18.
(15) 杨洋, 陈海军, 朱跃钊, 陈泽清, 张晨. 一种生物质燃气中轻焦油的分析方法[P]. 申请号: 201510296739.6, 2015-06-02.
(16) 陈海军, 夏婷, 朱跃钊. 一种石英可视化热管[P], 申请号: 201610065788.3.

就业方向及招生对象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可从事能源高效转化、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流程工业成套装备、暖通空调与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设计、研究与管理。
欢迎能源和动力、化学工程、环境工程以及暖通空调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19-2021 热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ab
总共访问:今日访问: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