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南工NAVIGATION

[交汇点]转专业的“门”开得更大、携手中科院开设英才班……南工大多重“利好”吸引优秀考生

时间:2020-07-27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张金凤 摄影: 编辑:张好雨 上传:

交汇点讯 转专业的“门”开得更大、联合中科院开设英才班、新增两个“智能专业”……继7月25日全省首场高招“咨询大集”之后,新利18彩票 7月26日又开出招生宣传“小灶”,以多张“利好牌”吸引优秀考生。

转专业“门”开得更大,学分认定更开放

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由于不太清楚自己“究竟想学什么”或对所报高校专业不太了解,因而选择了并不是真正感兴趣的专业,“不想学”或“学不下去”,转专业因此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在我校,转专业不是成绩优秀学生的‘专利’,对本专业确实不感兴趣而又有了新专业目标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转专业。”南工大教学事务部部长董军介绍。

南工大今年计划招生6500人,其中省内招生数占一半以上。全校92个本科专业(含方向),覆盖理工经管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门类,今年本科招生专业(类)共68个,部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入校一年后进行专业分流。对于非大类招生的专业,学生如果想转专业,“门”开得也很大。董军介绍说,学生转专业主要考察是否“真想转”及是否完成先修课程,转专业的次数也不受限制。

南工大还创新评价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开放、更灵活的学习环境。学生如修读校内外其它专业课程、网络课程和慕课,学分可认定替换本专业部分课程;学校4年制本科专业弹性学习年限为 3~8年,5年制本科专业弹性学习年限为 4~9年;学校还设立了本科生境外交流专项奖学金,鼓励资助在校学生到境外高校参加3个月及以上时间的交流学习,交流项目多元、学习机会丰富。

携手中科院,联合打造“英才班”

今年,南工大在本科人才培养方式上也打出了“创新牌”,携手中科院联合打造英才班。该校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将分别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同打造联培,建立“双导师”制度,实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英才班今年直接招生,采用“3+1”学习模式与中科院联培,考生前3年在南工大学习,第四年在中科院研究所学习,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双方教师共同授课,为更多优秀学生提供精英化培养平台。学生毕业时,可获得南工大学位证、毕业证和“联合培养证书”。此外,学校还设立了英才班优秀学生奖学金,将择优保送至中科院研究所深造,攻读研究生。

首发“直通车”,拔尖创新人才班直接招生

南工大学生事务部部长黎能进介绍,学校今年首发2011学院4个拔尖创新人才班招生“直通车”,即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4个专业首次直接招生。

拔尖创新人才班将依托南工大国家首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及全国首个2011学院,充分利用人才、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优势,为学生提供最优秀的本科教育,培养先进生物和化学制造领域的卓越科技人才。

适应时代需求,新增两个“智能专业”

为应对新工科建设和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时代需求,南工大今年新增设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工程两个热门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以“智能专业理论”为中心和“高级人工智能应用”为特色,面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应用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叉学科专业知识的高层次人才。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紧紧围绕智能传感、智能装备及控制、智能机器人、工业物联网、智能化设计与制造等智能科学及制造技术,培养智能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决策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发设计、工程应用、决策管理等社会急需的高质量智能人才。

联合澳洲名校,增设“中外联培”专业

今年新利18彩票 在原有的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3+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础上,又开设了3个与国外名校联合培养专业,为学生培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新开设的3个与国外名校联培专业包括: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共同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联合培养专业,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共同开设会计学联合培养专业。考生第一、第二学年在南工大学习,第三、第四学年赴澳大利亚学习,毕业时既可以取得南工大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又能获得外方高校的学位证。


2020年7月26日《交汇点新闻》:https://ssl1230d2ff778ce753c6805f2872c5626d024.vpn.njtech.edu.cn/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ijJWqCkpU99SoXJV/1?from=singlemessage

媒体南工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