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作育人材,亦师亦友——云志教授谈时钧先生
时间 : 2017-03-27 15:47 来源 : 南工好故事 作者 :  点击 :

欢迎阅读、点赞、评论、转发,欢迎大家一道参与“南工好故事


【编者按】风物长宜放眼量,时钧先生着眼大局,凭借他的学术影响力,为学校发展引进海外优势资源、招募优秀人才、推动育人的国际化;严师出高徒,在学术上的高标准与严要求,才锤炼出严谨治学的弟子;亦师亦友、乐天达观,又勾勒出时先生可亲可敬的另一面。


No. NCDDR043

讲述人:云志(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化工分离研究所所长。1985年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并留校工作。199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曾经以访问学者身份在韩国和美国进修工作。曾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以及江苏省苏北星火带建设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整理人:彭光成、行管1502陈渐羽

提交日期:2017年3月


作育人才,亦师亦友

——云志教授谈时钧先生


【采访手记】通过对云志教授的采访,我们对时钧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讲述的,都是与时先生相处中的小事。见微知著,生活中的小事都能够反映出时均先生的精神与境界。他不仅仅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我国化工教育事业开创者,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他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身边的许多人。在学术和科研工作上,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是在生活上他又平易近人,充满正能量。即使经历了文革,他依旧乐观,积极向上。他像朋友一样与学生相处,给予学生充分信任,鼓励学生,帮助提高他们的眼界与自信。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时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师。大师的精神风范重在传承,我们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传承的同时还要把时均精神发扬光大。

着眼大局,作育人材
时钧先生是我的硕士和博士生阶段的第一导师。当时,他已是德高望重的大学者、大导师,且年事已高,但依然倾注科研一线、精心指导我们,关心和管理着许多他本可以放手的事情。他经常到实验室看我们做实验,令学生们十分感动。
时先生在不经意间就会闪耀着伟大人格的光辉,他对学生的关怀并不局限于自己的弟子。当时学校计划盖13层学生宿舍楼,时先生就关心安全问题:那么多学生在里面,万一出现情况,学生下不来怎么办?他还曾对化工楼后面的小化工厂提出疑虑,说不能为了钱而忽视安全问题。时先生十分重视安全问题,这是把人放在第一位的人性体现、人本主义关怀。
时间久了,我觉得时先生很不一般,对团体、对学校,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时常会邀请海外学者来学校讲学。讲学后,便安排小规模座谈,让科研经验不足的、年轻的我们接触一流的科学家,鼓励我们跟海外一流学者进行交流,使我们能够尽快在各方面有所提高,与一流水平接轨。就这样,在扶持后学方面,他做了很多铺垫的事情,为我们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因为时先生不同凡响的眼光与胸怀,他通过自己的学术影响与联系,邀请一流科学家、引介海外优势资源,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除了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时先生还积极推动学校的人才发展。文革后,学校要发展,首要的是吸引优秀人才。时先生就亲自去北京、天津等地著名学府,当然通过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招收优秀毕业研究生。时先生当时年龄也不小了,仍然为学校的发展做了这件有眼光的事情。学校的骨干力量,有不少是当年他招来的,为学校栽了“大树”,厚植了人才基石,大树汇聚成林,经年生生不息、俨然已为森林。这告诉我们,在一个岗位上,不管年龄多大,都要为这个集体、这个团队未来着想,要有长远意识。
严师本色,亦师亦友
在学术上时先生要求很严。有一位老师做报告,在黑板上画速率曲线,可能不太得当。时先生指出问题,那位老师当时就脸红了。可见,时先生一直以“谦逊”和“严谨”要求青年教师,是一盏指路明灯。
我做研究生时,时先生是化工系主任,他把当时两届研究生一起叫来,提了一些要求。至今还记得一句话:“我还没见过研究生不住在实验室、不睡在实验室,能把实验做好的。”从那以后,我们两届研究生很自觉地住在实验室里干活,拿着帐子被子,到实验室里睡觉。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很高,希望我们能把东西做好,做出高水平、像样的东西。
我有位师弟临近答辩的时候,来不及再重写稿子,我就在他的手写稿后补了几句话。第二天,时先生看到稿子,居然认得我的字迹,对师弟说:“你写得不对头啊,怎么能让云老师给你添字呢?”我很惊讶,一是他很细致,认得我的字,二是他在提醒不应该由我添加那些话,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写。
尽管在学术上要求严格,但在生活上,时先生很关心学生,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亦师亦友。
时先生从不摆大师的架子。一次博士论文答辩,我做秘书,写了答辩相关的材料要给时先生看。那是我第一次到时先生家,他见我时,竟然行鞠躬礼,走时还是以鞠躬之礼道别。我没想到他如此谦恭。那次他就改了一个字,还赞赏我写的不错,让我印象很深刻。后来我很愿意去他家做客。
我读在职博士时,母亲罹患重症、辗转治疗的过程,时先生都留意了解,还时常安慰我,让我不要急着做博士论文,要把孝敬父母的事情做好,这令我十分难忘。时先生还曾经送给我一本其主编的《化工手册》。我的藏书中,至今分量最大的仍是这本书。他在书上的题词完全是平等的口吻。每当查手册时,我就想到老先生,想到老先生对我的殷切期望。还有一次,我和时先生同行,看到有人骑车摔倒。我就去帮忙,等回过神来,惊讶地发现老先生还在一旁等我。以他的身份,他完全可以不等我的。
这样的小事很多,他亦师亦友的态度与境界,给我骨子里和精神上的影响,是受益终身的。
虽经坎坷,仍显达观
时先生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八十年代,学校整理资料的时候,还发现过老先生的检讨书,可以想见他的坎坷经历。但他一直很达观,心态很平和,喜欢倾听,喜欢和我们侃大山,聊聊足球、谈谈人生。我们若是有烦恼或是困惑,也喜欢找他,他都耐心疏导,还曾经建议我不要太严肃。
时先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他与别人聊天更多的是鼓励,从不扩散负面情绪。和他接触可以获得正面向上的激励、阳光般的温暖。他也不是泛泛地关心,而是鼓励我们在学业上面、工作上面能做得更好一点。假若我们“阴云密布”地见他,不消多少工夫,立马“云淡风轻”。有一次,时先生看见两位老师争论,他并没有袒护其中任何一位,而是说:“我们都是同事,大家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不要伤感情,影响工作氛围。”他就是这样平静地劝和,希望大家和睦相处。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