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NanjingTech|Contact
师德建设
党建园地
工会
团委
师德建设
校友之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党群建设 师德建设 正文
【2014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李海:增强自身人格魅力、提高专业能力及学识素养
添加时间:2014/12/04 发布: 管理员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增强自身人格魅力、提高专业能力及学识素养

先进材料研究院 李海

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就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师要教书育人,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其次,教师还必须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及学识素养,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如何增强自身人格魅力,提高专业能力以及学识素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当把它当作自己的人生事业来干,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是教师必须要具备的良好品德。要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热爱自己的工作,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上。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给予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一个不爱自己学生的教师,不仅干不好自己的工作,更不是一个好的教师。

二、教书育人,严于律己

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所以说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人都不会做,何需谈做事。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的确能深深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举止言谈、道德修养、处事方法、性格爱好,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教师更应严于律己,在学生面前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严格地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工作态度和方法,给学生做个好榜样,用自己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师德修养去教育感染学生,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修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教师做事懒散,处世消极,那么,势必会使祖国的花朵耷拉着脑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壮成长。

如今,由于社会对教师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工作任务的繁重,工作压力的加大,使很多教师产生了对工作的厌烦情绪,对工作的热情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工作的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现状对教师自身发展、对学生成长的不利,要学会克服自己工作中的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师价值与学生成长的双赢。

四、终身学习,开拓创新

终身教育,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作为教师,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学生在不断的进步,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而作为教师更不应该停滞不前,工作中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学习,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从各种渠道汲取新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才能去适应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吸取新的知识、观念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反思、勤写笔记,注重积累,加强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因此,我会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刻的鞭策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业中的一盏明灯!


Copyright © 2017-2019 新利18彩票 先进材料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微信
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5号138信箱总共访问:[旧版回顾]
电话: 025-83587982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