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庄碧绿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成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兴趣与学习需求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的需求为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当学生意识到课程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时候,学习兴趣和动力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与学生沟通,也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师生距离,从而可以获知学生对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的真实反馈,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当师生关系很融洽的时候,课堂上学生会更乐意配合教师的活动安排,用学生的话说:“给老师面子”。
案例一
我这两年一直带的是海外教育学院的学生,这些学生三年国内学习、一年国外学习,为了能够大四顺利出国,他们的雅思考试成绩要达到6分(满分9分)。因此,雅思考试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相对而言,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他们就没那么重要了。针对这一情况,我把雅思相关内容融于到课堂教学中,尽力把《新视野大学英语》的内容和雅思关联起来。比如说,我会把课文阅读理解设计成雅思的阅读理解体型。要求学生写的也是雅思作文,但为了不与课文内容脱节,选取的话题是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雅思作文题。听力课上,在完成教学计划内的新视野听力内容后,补充了雅思听力题。另外,词汇要求也以雅思词汇范围为指导。为了给学生锻炼英语口语(雅思考试中,听说读写占同等重要的比例),也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和相关信息,我在每个单元的阅读都设置了口头讨论环节,通过不断的鼓励,不少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与学生课后聊天中,我获悉他们对国外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很感兴趣,他们喜欢听我讲留学经历和国外的一些趣事。单纯的书本教学有时会让学生觉得过于乏味,所以在恰当的时机,我会跟学生简短地聊一些“题外话”,我会尽量用英文讲,让他们获取信息的同时锻炼英语听力。
案例二
为了增进了解,我尽量在课后多与学生交流。交流的时候,我放下教师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接触,让学生放下戒心。与一些学生聊天的时候,我知道2010级国教院学生给我起了个外号——“灭绝师太”。这个外号源于我的严格和坚持原则。这一级的学生是我2011年刚回国的时候接手的,那时候他们大二,大一每个学期都是不同的老师,学生忙于各种社交活动而忽视了学习,很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态度很不端正,迟到现象很普遍,对待作业也不认真。
我给他们布置的都是雅思作文题目,在网上可以很轻易地搜索到相关内容。第一次作文收上来后,我发现一些学生有作弊现象,为了遏制这种现象,我花了很多时间,把作弊的文章和对应的网络链接全部查出来,有的学生作文是在网上搜的中文,然后用在线翻译转换成英文的,也都被我找出来了。作文发下去的时候,我明确告诉学生查到了十几个作弊的,作文评分为“F”,说明被认定为作弊,如果觉得被冤枉了,可以来找我。有一两个学生来找我,试图狡辩蒙混过关,我把他们的文章和网上搜出来的一对比,他们就只好认了。这么多年的教学中,我第一次遇到一个班有那么多学生作弊。第一次发现情况后,我专门给学生强调了作弊的后果,告诫他们不要再犯。可是,第二次作文后,竟然还有几个学生我行我素,再次作弊,我又一一查找出来,并重申问题的严重性。后来,作文作弊现象终于消失了。
我还发现了作文作弊严重的这个班学生的另一个问题。在听力课上,我经常有单词听写,这个是要算在平时成绩里的(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就把教学计划和分数构成详细给他们说明了)。有的学生不来上课,但又想要成绩,竟然让其他同学帮他写听写。我是偶然发现的,登记成绩的时候,发现有的学生把自己名字写错了,有的学生把自己学号写错了,我感到纳闷,就留意了一下,并作了对比,发现原来是有的学生写了两份。学生估计也没想到我会发现。
为了坚决制止学生的不良作风,让他们认真对待学习,我在最后算平时成绩的时候,严格按要求来,平时成绩细化到几个方面,每个方面该多少分就多少分,全都做的很好的该满分就给满分,做的很差的算出来是20分就20分(满分100分)。因为这个班不少学生学习态度差,平时又不认真,有不少人平时分都低,再加上英语基础不好,期末考试卷面分也低,最终成绩不及格的人比一般班级多了不少。我也因此得了“灭绝师太”的称号。听到这个称号,我一笑了之,无论如何,我会坚持原则。我的做法也得到了不少学生(特别是认真学习的学生)的赞同,他们觉得这样做对大家才公平。有学生曾对我抱怨过,说有的学生平时不好好学,考试作弊,最后成绩还很高,这让人心理很不平衡。我的做法也让曾经表现最差的那个班在第二学期集体表现明显改善,没有人作弊了,对待学习也认真了很多。
我的“名声”也流传到我带的2012级学生中,上新生第一节听力课的时候,就有学生跟我讲,听说我下手狠。在课堂上讲解教学安排和纪律的时候,我特意就此跟学生说明了,我说你们去问问那些不及格的是因为什么不及格的,我不会无缘无故刁难他们的,所有人的成绩都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算出来的。后来跟几个女生聊天,她们说小班跟她们介绍了我,说她们不幸,在我手上,说我严格,也听说了我的外号。她们还说,第一次在课堂上见到我的时候跟她们设想中的“灭绝师太“很不一样。也许是因为我“恶名”在外,我后来的学生中没什么人作弊了,也知道自己的成绩是要靠自己的认真努力来争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