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南京晨报]高校毕业生出现一批“学士后”

时间:2009-04-23 来源: 作者:贾冰 杨芳 王晶卉 摄影: 编辑: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晨报讯 针对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有专家曾提出设立“学士后”制度,并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了各方热议。而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如今不少毕业生主动选择先当实习生,有关高校也酝酿建立预备就业制度,“学士后”群体悄然形成。

  毕业生热衷应聘实习生

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先弄个实习生当当。2009届毕业生就业已近尾声,不少毕业生主动放低眼光,将目光投向了“预备部队”。

在近日南信大举办的沿江八市校园招聘会上,记者发现不少企业拿出了实习生的岗位。江苏有线南京分公司招聘实习生10人,上海凯达潘诺软件有限公司招聘软件实习生10人、青岛英派斯大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招聘实习教练10人,上海好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储备干部5人……这些实习实训岗位虽然是“非正规军”,但还是收到不少简历。

“先攒点工作经验吧。”一位向上海某科技公司递材料的刘同学告诉记者,现在工作这么难找,也不是太挑剔的时候。而且,对于应届生来说,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工作经验,有这一段实习经验,也算积累点资本吧。不少应聘的同学还表示,到企业当实习生,以后留下的希望也比较大,好歹算个机会。

  实习生有的拿钱有的贴钱

记者了解到,同样是实习实训生,待遇各不相同。有的能拿到数目可观的工资,有的则要倒贴钱。

北大青鸟南京新街口校区为软件测试实训生岗位开出了2500 5000元的月薪,颇受学生们的欢迎。无锡市格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动漫基地分公司招聘数量很大,提供了平面设计、三维动漫制作、影视特效三个岗位,每个岗位计划招聘80人,共计240人。前来负责招聘的平面设计课老师陈佳圆告诉记者,3 6个月的实习实训是一种免费的学习机会,特别是作为省级实训基地的用人单位,实习实训生还可以享受相应的政府补贴。

不过,也有一些大企业招实习实训生,还要毕业生自己掏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培训费用。对此,不少毕业生冲着企业的名气,还是表示:值!

  高校酝酿建立“学士后”制度

记者了解到,在毕业生主动放低身价的同时,一些高校也在酝酿建立“学士后”制度,以缓解目前的就业难。

南工大有关负责人透露,针对学校目前还未就业的学生,他们最近打算启动“就业行动计划”。该计划将南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南京市科技广场、江苏创意产业园及其入驻区企业联合起来,为应届生提供实践、实习和灵活就业的机会,建立起大学生预备就业工作机制。

这批“学士后”还将有一定的薪酬。该负责人透露,他们将从实施之日拨出第一批基金100万,用于参与“行动计划”毕业生的薪酬、保险、住宿等费用的支出。参与“行动计划”毕业生的薪酬由南工大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参与南工大科研单位工作的,南工大支付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薪酬总数的50%;参与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及南京市科技广场、江苏创意产业园及其驻区企业工作的,南工大支付的比例原则上不超过薪酬总数30%。

据了解,“学士后”的实践工作结束后,各用人单位将对毕业生作出鉴定,存入本人档案,作为工作经历和就业、创业的证明,并作为其他企事业单位录用时的重要参考。南工大党委副书记高明说,推行“行动计划”就是为了帮助毕业生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为下一步走上就业、创业之路奠定基础。

http://www.xhby.net/xhby/content/2009-04/23/content_1612099.htm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