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华教授主持的973项目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

时间:2018-09-10 来源:化工学院 作者:刘畅 摄影: 编辑: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近日,科技部完成了对2017年186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结题验收,我校陆小华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的“973”项目“生物甲烷系统中若干过程高效转化的基础研究”,顺利通过验收并成为56个“优秀”项目之一。

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等低劣生物质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低劣生物质高效转化生物甲烷,兼具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三重意义。但存在产气速率低、甲烷浓度低、能耗高的“两低一高”难题,因而长期入不敷出,极度依赖于政府补贴。

该项目针对上述难题,于2012年立项,联合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厦门大学等八家科研院所,通过5年努力,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1)提出了强化耗氢途径产甲烷的新思路,阐明了相关发酵路线的微生物学机制;2)开发了适合我国气候特点的低温差高粘度沼液换热新技术,换热温差由传统的几十度降低到10度,换热性能提升5倍,污垢降低97%;3)构建了我国生物甲烷过程数据库和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评价体系。相关成果在江浦校区300立方的生物甲烷过程中试平台进行了应用验证,并在河南天冠和扬子石化等3000立方以上的发酵装置上进行了推广应用,实现产气速率提高3-5倍,能耗降低30%。

该项目结题后,研究团队组织了专题研讨会进行成果推广。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光大国际、中节能、江苏永钢、正大集团和浙江加百利等公司参会。现已与光大国际等开始合作,将为解决我国严峻环境污染问题做出贡献。


作者:刘畅;单位:化工学院 ;审核:弋鹏


IMG_23087.jpg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