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徐友渔教授作客我校人文讲堂

时间:2009-02-25 来源: 作者:校团委、校学生社团联合会 摄影: 编辑: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由校团委主办、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承办的“人文讲堂”是我校重点打造的第二课堂学术讲座平台,是实施文化铸校战略,推动学习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该活动自07年4月在我校推出以来,在近两年的时间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应邀来到我校,一场场高水平、高质量,内容涵盖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系列学术报告受到了我校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为18新利客户端下载 学术氛围的营造、和谐校园的构建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月24日晚,新学期的人文讲堂又和大家见面了,著名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徐友渔教授应邀讲学,一场以“改革开放30年: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思想的分化与流变”为主题的专题报告在江浦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校团委书记童毛弟老师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校团委宣传部长冷庆丰老师主持。

三十年来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报告中,徐教授从思想起点和80年代的“文化热”、社会转型和思想转型、所谓“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之争、民族主义的崛起、文化民族主义和“国学热”等五大方面,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深入浅出、详尽细致地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思想的分化与流变。同学们在聆听中领略,在思考中感悟,这里不仅有思想学术的交流,更为当代大学生们提供一个思考的接触点。在现场互动环节,同学们争相提问,徐教授都一一耐心作答,独到而精辟的讲解不时引起场内阵阵掌声。

徐友渔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他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布里斯托尔大学、雷丁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等教育研究机构作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语言哲学研究,现研究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和当代中国社会思想。结合对徐教授报告的理解,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广大青年学生要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提升民族主体意识;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好知识,练好本领,解放思想,掌握规律的基础上,提升自身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正义,迎难而上;争做志存高远、奋发有为的青年,争做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优秀人才。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