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正文
教育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研究课题组来校专题调研全程绩效管理
阅读次数:添加时间:2014/06/11 发布:管理员

610日下午,受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委托,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吴朝晖指派,浙江大学战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企业组织与战略研究所所长魏江副院长一行来我校就协同创新与绩效考核进行专题调研。副校长乔旭教授在科技创新大楼第一会议室接待了浙江大学魏江副院长一行。新利18官方下载 部、科学研究部、协同创新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出席会议。

乔旭副校长首先从学校历史沿革、硬软实力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他建议,面向区域发展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要围绕“政府主导、区域急需、创新引领、影响突出”十六个字,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地方政府主导功能:关键考察地方政府的主导功能、牵头高校的主体作用、协同单位的有效参与,多方是否形成合力,形成内生发展动力;二是中心实体化运行:系统考察中心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资源投入、体制机制改革及协同运行管理效能;三是标志性成果产出:着重从创新性、贡献度和影响力三个维度进行绩效考核。通过四年扎实建设,中心力争在科学前沿理论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研发、支撑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应有新突破、大作为,有效提升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撑引领作用。

魏江副院长系统介绍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全程绩效管理方案即全程绩效管理模式(“一三四”模式) 。一个目标:围绕“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要求和国家认定后中心自行制定的四年发展规划,重点考察重大创新成果产出、整体体制机制改革成效、协同运行与管理效能以及社会总体反响等。三个阶段:分为年度自评与监测、中期诊断与调整、周期评估与激励三个阶段。一个完整的评估周期为四年,注重过程与实效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四种类型:根据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等四类协同创新中心,区分其在成果产出、人才汇聚、学生培养等方面不同的目标定位,确定相应的利益相关者和考察要点,细化不同类型中心的评价指标。魏江副院长最后强调,中期评估和期末验收考评成绩为“优秀”的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成绩为“良好”的维持现状准予毕业,考评成绩为“较差”的将减少资助,整改后考评仍为较差的,最终将摘除“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称号。

座谈会上,双方畅所欲言,并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协同创新重大任务、绩效评估、资源配置、科技资本化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Copyright © 2015-2017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旧版回顾] 官方微信 QQ咨询
地址:江苏南京中山北路200号总共访问: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 025-83587903 邮件:sicam@njtech.edu.cn
Baidu